拓展文库
你的位置:卓越拓展 > 拓展文库 > 体验培训的安全同业东西方

体验培训的安全同业东西方

       体验培训的生气勃勃让我们更关注它的走向,关注这个行业可被拓展的空间,关注东西方就此进行的交流和融合。为此,我们采撷了探索篇。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近“体验”,一些疑问和顾虑是需要加以澄清。
    
       一、安全问题。

       初识体验培训,一些学员的顾虑来自是否安全。其实,虽然体验培训中确有空中单杠、攀岩等受训者感到惊险的内容,它侧重的其实是心理挑战,在安全方面有充分的保障。

       体验培训刚在中国开展时,要说服保险公司为受训学员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并非易事,因为后者不知道出险概率,显得很犹豫。但保险公司做了细致调查和精算后,答应了合作——他们知道,体验培训的安全性很高。

     美国专业体验培训机构Project Adventure曾就体验式培训的安全性根据自己15年内的受伤数,得到这样一份统计表。

     活动内容 每百万小时活动的受伤数
     体验培训 3.67
     负重行走 192
     帆板运动 220
     定向赛跑 840
     篮球 2,650
     足球 4,500
     (摘自Project Adventure学报)
    
       从某种程度上,体验培训比散步还安全,意外发生率很低。而且,规范的培训机构都会提供保险,为学员消除顾虑。
       在美国,ACCT(美国挑战课程技术协会)就专门负责此类安全标准的设定和规范。从支持性结构中的树木、圆柱、建筑物 ,到钢索系统的材质、螺钉的连结、钢索的淘汰期乃至吊带、头盔、绳索等相关器材,都有严格标准。目前,中国国内尚没有专门规范这类安全标准的组织。
       出于规范行业、维护声誉的需要,国内的一些体验式培训机构已就训练基地的安全标准制定进行积极接触。倡议者之一就是厦门共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00年,美国共好公司和厦门路桥公司合作,成立厦门共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基地建设中,厦门共好遇到美标和国标的转换和材质国产化问题,由此引出中国体验培训基地建设标准。现在,厦门共好将基地建设的资料提供给中国机械工程院,希望在他们的协助下为中国的安全标准做些筹备。一些同类培训机构也表达了就此合作的意向。
       可以期望,以安全标准的制定为契机,中国体验培训行业将逐步走向规范化。
    
       二、学习还是偷师?

       从形式来看,体验式培训似乎很容易被效仿。尤其那种不需要特殊器械或专门场地的游戏项目。12个人用一根绳子,能变化出许多游戏。只要留心玩一次,也就可以领别人玩了。在专题采访中,记者多次发现以学员身分到同业处观摩学习的培训师。学会了,把它用到自己的课程中。还有人本来和培训业不沾边,在受训中得到启发,开办了自己的培训公司。
       对这种“偷师”,被“偷”者其实并不慌张。一家常被“学习”的培训公司老总认为,虽然公司背后确有很多模仿者,但成功的不多,关键是他们往往没有把比形式更重要的部分——学员深层的感悟调动出来。
       有些培训师则认为,这谈不上“偷师”,而是学习。严格说这些游戏都是创意,并无专利,好的培训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个过程:分享——学习——成长。通过分享,东西给了别人,自己也就空了,怎么办?必须保持学习,产生新东西。
       有人说,就体验培训行业而言,没有绝对的竞争者,大家一定是不一样的,每个培训公司都会把学到的和自己的实际结合,产生出来的东西绝对不会和你完全一样。
       对这种游戏项目的“复制”来说,一个好的游戏如果被效仿得空有其壳,意味却没有被传递调动出来,是最大的遗憾。而被效仿的培训公司,与其给同业设限,不如做更多的学习,加紧自己的更新。所以,有成长力的培训公司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的研发上了。
    
       三、体验培训:中国——世界

       据新华社报道,一家名为哈德沃的中美合资投资有限公司全面介入体验式培训行业,初期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20多个娱乐基地和度假村建立训练基地,预计明年将有70万人次参加培训。
       在某体验式培训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当这篇简讯以报纸复印件形式分发给与会者时,每个人都很震惊,没有人对这条消息表示怀疑。其实,这是该公司领导层模仿报纸的版式和风格编造的一条新闻。它看起来是个游戏,传达的讯息却是真实的:“狼”的威胁。
       从理论层面讲,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和实践都源于西方,而中国在这两方面对相对滞后。仅就体验学习理论而言,欧美教育界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著作甚丰。培训界诸多人士则根据实践经验设计编撰了很多体验培训教材、教案,探讨的问题也相当丰富。仅Project Adventure 的创办者Karl Rohnke 一人,就在培训和经营体验式培训的事业之余,写了16本这方面的专著。
    
       从应用层面讲,西方对体验培训的领域进行了广泛开发。不仅学生和成人的态度教育用到体验培训,还用于辅导行为偏差的问题少年和有残障孩子的心理修复,并作为休闲旅游概念的提升进入社区家庭生活。更有甚者,在新加坡,80%的文官接受体验培训课以促进观念改变,美国外交部则定期给外交官提供体验培训,它成了公务机关传递概念的有效途径。而在中国国内,体验培训还是新生事物,主要集中在企业培训的领域。
       另一方面,中国体验培训也有可供国外同业分享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中的平衡和调适观,能给崇尚竞争和个人能力的西方体验培训带来调和感。
       一味接受是次等的,中国文化精髓和外国先进方式的融合可以不断提升培训的品质,在体验式培训的领域,中国完全有出大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