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时间就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的括展新闻
为了让工人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公司实施了由原来两班工作制改为现在的三班工作制,并将
一部分员工送出去培训。没想到,新的生产管理方案才实施不到一周,生产效率就快速回落,新设备
根本起不到作用。
原来有些工人开始对公司产生不满,而且工人的不满人数逐渐增加,从十几个增加到几十个,甚
至上百个。有的工人认为公司不关心他们的需求、情感等问题,认为管理部门不事先通知或进行协商
就改变他们的工作计划,取消加班时间,随意通知他们停工,这是公司想减少他们的收入,工人们不
知如何与公司合作。
而且,他们还认为管理部门对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和工厂业务的意见不重视。
有些工人则认为,新的工作方式虽然比原来容易,但这可能使公司将不需要这么多工人工作了。
因此可能会裁掉一些老员工,只留下那些年轻能干的人员。公司想通过自动化操作来代替工人的手工
制作。最后竟有部分工人认为,既然公司想裁员,还不如现在就停工。于是有两个车间的工人举行了
一次罢工,企业损失近500万元人民币。
此后屡次发现装配线停工的事,因为工人怠工,许多产品没有进行必要的检验就出厂,出现了大
量的质量问题。
当时公司认为,发现产生危机的主要根源是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缺乏必要的交
往。
因此,公司又全面实施了“交流计划”,每天用5分钟在工厂广播与公司、工厂有关的新闻。这
些新闻主要涉及销售、库存和生产计划的状况,使工人对公司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其内容也张贴在
工厂的各处布告栏。
同时,通过消息公报,把所有相关工厂业务的主要消息都直接传给工人,并在布告栏张贴,包括
新产品、轮班、生产计划、每周生产和新订货等变化。
一些工人又说,这是公司在加强对工人的管理,而且公司正在用新的设备与新的工作方式来淘汰
他们。
当时正是销售旺季到来之时,为了不影响公司业绩,管理层商量后,没有找到安抚工人的办法,
只好恢复了原来的生产方式,把送出培训的工人全部都叫回来上班,让几百万元的新设备躺在车间里
无所事事。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从管理层来讲,他们改变员工上下班时间的初衷是让员工有更多的自由
时间。管理层想当然地认为减轻员工的工作难度和压力,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时间就是对员工的一种激
励,但效果却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