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文库
户外知识之猫鼠咬伤
8、猫鼠咬伤:
被猫鼠咬伤后局部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时累及淋巴管、淋巴结而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
咬伤部位在四肢时,可暂结止血带,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并用5%石炭酸或硝酸将局部腐蚀。症状较重者宜到医院治疗。
9、其他毒虫咬伤:
蝎和毒蜘蛛咬伤在日常生活中亦可见到。
蝎螫伤局部可见大片红肿、剧痛,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舌和肌肉强直、流涎、头痛、昏睡、盗汗、呼吸增快、脉搏细弱等
,儿童被螫伤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毒蜘蛛咬伤者局部苍白、发红或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或全身症状。
两者的处理原则同毒蛇咬伤相同,伤后立即在近心端包扎,冷敷、封闭疗法、口服或局部外用蛇药片。同时冲洗伤口,吸吮排毒,全身症状
明显者宜找医生诊治。
10、外耳道异物:
一般的外耳道异物有玩具、豆类、纽扣、石子、纸卷等,多发生于小孩。常表现出疼痛,耳鸣或眩晕,较大的异物或谷物迥水后胀大,常有
听力减退。若异物未伤及鼓膜和外耳道壁,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对于外耳道异物,一般以到医院耳鼻喉科诊疗为佳,切忌乱掏,以免损伤耳膜。
对外耳道异物,宜视异物性状择法除去。圆形质硬的异物可用耳钩针,经异物周围细小间隙放入,绕过异物深面将其钩出,切忌将异物推至
深部。豆类、花生仁可先淌入酒精,使之缩小,再钩出或掏出。扁形或棒状异物可用耳镊夹出。小泥块或泥沙,可用温开水冲洗,或用挖耳勺或
小匙细心挖取。对活蚊蝇小虫入耳,可用蘸有乙醚或氯仿的怖签接触虫体,也可用酒精或油类灌满外耳道,待将蚊虫杀死后用夹子取出或用水冲
出。
小儿吵闹乱动不合作时,可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对光滑的异物,宜小心钩取,防止向内推入。